长梁子幅(h49e008008)、龙潭坪幅(h49e008009)1∶5万区域地质调查
【编著单位】武汉地质调查中心
【作者】牛志军,等
【完成时间】1999-11-1
【汇交单位】武汉地质调查中心
【汇交时间】2002-12-20
【档案号】调0008
【形态】纸质、电子
【密级】公开
【】区域地质调查、1∶5万、长梁子、龙潭坪
【内容简介】
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,在测区划分了27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、28个岩石地层单位和6个事件层,对其岩石类型、基本层序类型、接触关系和纵横向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,于、、地层中发现多期暴露面,识别和划分了各类层序界面,据此划分了30个层序地层单位和24种类型,进一步论证了孤峰组和大隆组硅质岩形成于局限潮下环境;建立了33个带和23个年代地层单位,确定了宝塔组、云台观组、写经寺组、栖霞组、大隆组等岩石地层单位为跨时和穿时地层单位,并首次在鄂西地区写经寺组中发现头足类adnatoceras sp.,petryoceras sp.,牙形石polygnathus timorensis-p.procera组合,竹节石homoctenus?sp.,styliolinasp.,corona?sp.,在栖霞组中发现pavastehphyllum cf.carinophylloides;在大隆组和组一段开展了生态地层学研究,划分了9个化石群落;查明了主要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、活动期次、性质、复合关系和形成机制,发现风竹坝断裂,并确定其为断裂的北延部分,论述了区域地质演化史。在南津关组近底部发现含钾页岩、栖霞组和茅口组中发现菊花石,孤峰组中部、下窑组近底部和大隆组上部发现具有找矿前景的硒异常层,在孤峰组中下部发现矾异常层,对区内的煤、硫、硅铁矿和耐火黏土等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,开展了二叠纪沉积层序与矿产关系的专题研究。此外,对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调查,探讨了其分布规律和成因,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基础资料。
【审批】(www.guayunfan.com)
鄂地勘[2000]7号评审验收意见书
【附图】
(1)龙潭坪幅(h49e008009)1∶5万地质图
(2)长梁子幅(h49e008008)1∶5万地质图
【附件】
(1)长梁子幅(h49e008008)1∶5万地质图说明书
(2)龙潭坪幅(h49e008009)1∶5万地质图说明书
(3)湖北省建始县北部二叠纪层序地层与矿产关系的研究
【其他】
(1)原本档案登记表
(2)电子文件登记表